阳东大八益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100厘米—450厘米。益智以果实入药;有健脾胃、补心神、安神、暖胃的功效;主治肾虚遗精、小便频数、腹痛泄痢等症;因为益智有“开发郁结,使气宣通”的功效,确实有益人类智慧的发挥,因此名叫“益智”。益智既可入药,也可加工制作罐头投放市场。
“大八益智”与其他地方益智作为中药材使用不同,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八益智渣少、汁多、辛辣适中,口感较好,传统上制作凉果以供食用,是优良的药食两用食品,有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的功用。

“大八益智”是广东省阳东县最负盛名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因主产于该县大八镇而得名。史料文字记载有近200年历史,在阳江人民当中家喻户晓。“大八益智”与其他地方益智作为中药材使用不同,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渣少、汁多、辛辣适中,口感较好,传统上是制作凉果以供食用,是优良的药食两用食品,有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的功用。阳东县是广东省最大的益智种植、加工基地,2006年被命名为“中国果用益智之乡”。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八益智
产地名称:广东省阳东县
品质特点:纤维少,肉质厚,果肉汁多化渣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0年第167号
批准时间:2010年12月29日
营养价值:“大八益智”与其他地方益智作为中药材使用不同,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八益智渣少、汁多、辛辣适中,口感较好,传统上制作凉果以供食用,是优良的药食两用食品,有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的功用。
产品荣誉:2010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八益智”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益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100厘米—450厘米。益智以果实入药;有健脾胃、补心神、安神、暖胃的功效;主治肾虚遗精、小便频数、腹痛泄痢等症;因为益智有“开发郁结,使气宣通”的功效,确实有益人类智慧的发挥,因此名叫“益智”。益智既可入药,也可加工制作罐头投放市场。“大八益智”与其他地方益智作为中药材使用不同,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八益智渣少、汁多、辛辣适中,口感较好,传统上制作凉果以供食用,是优良的药食两用食品,有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的功用。
历史民俗
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曹操之三子曹植幼时孱弱,一次有北上之客商送上“摧芋子”,曹植食后,食欲大增,日渐聪明,五岁便能作诗,而后更有七步成诗的敏捷才思,于是乎曹操便将“摧芋子”叫作“聪明果”,后来又叫“益智子”。宋朝苏东坡被贬岭南之时,亦有相关记载。据考证,益智属姜科草本植物,有杀菌作用,别名益智仁、益智子,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既可药用,也可加工成食用凉果。
清嘉庆《阳江县志》物产篇中说:“(阳江特产)药有益母草、金樱子、五味子、益智子……之类”。
民国初编的《阳江县志》物产篇中,则明确标明:“益智俗名燕智子,常泡以代茶,产第八。”引文中的“第八”,即是大八镇。
大八属山区,以药材生产著称,而益智则是药材中的代表产品。20世纪70年代大八镇有益智1600多亩,年产益智48吨。
1985年,大八镇办食品加工厂,把益智鲜果加工成凉果,扩大了销路,益智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7年达5400多亩产量90吨。
2001年,大八益智种子繁育获得成功。
2003年,《阳东县大八益智栽培管理技术规程》发布实施。
2005年,开始实施《阳东县2005—2010年大八益智发展规划》。
2007年,阳东县大八益智专业合作社成立,使大八益智生产走上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供销结合的道路。
获奖荣誉
2006年,阳东县荣获“中国果用益智之乡”称号。
2007年和2010年,大八益智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2010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八益智”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项目 | 指标 |
糖醋腌制类 |
|
糖渍类 | 九制类 |
总酸(以柠檬酸计)(%) | ≤7 | — | — |
氯化钠(%) | ≤6 | ≤4 | ≤14 |
总糖(以葡萄糖计)(%) | — | ≤85 | ≤70 |
产品独特性营养品质
特征指标 | 实测值 | 类比参照值 |
挥发油 | 1.1% | ≥ 1.0% |
总灰分 | 5.9% | ≤ 8.5% |
酸不溶性灰分 | 0.8g/100g | ≤ 1.5g/100g |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报告
样品名称 | 阳东大八益智 | 样品品级 和状态 | 干样 |
---|
收样日期 | 2020-10-30 | 规格重量 | 500g |
---|
申请单位 | 阳江市阳东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
---|
样品外在 特征描述 | 该产品呈纺锤体型,长12mm~20mm,直径7mm~13mm,平均单颗重0.50g。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残存果梗。果面棕色或灰棕色,具凸凹不平、间断的纵向棱线。果皮薄而稍韧,与集结成团的种子紧贴。种子质地坚硬,呈不规则的扁圆形,略有钝棱;种皮灰褐色或灰黄色,具淡棕色的假种皮,胚乳白色。味辛,微苦,具浓烈特异香气。 |
---|
评价鉴定 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 | 评价鉴定 项目 | 挥发油、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
---|
所用主要 仪器设备 | 天平、高温炉等 | 实验环境 条件控制 情况 | 符合实验条件 |
---|
产品独特性 营养品质 指标 | 测定值 | 参照值 | 单项结论 |
|
---|
挥发油 | 1.1% | ≥ 1.0% | 大于参照值 |
|
总灰分 | 5.9% | ≤ 8.5% | 小于参照值 |
|
酸不溶性灰分 | 0.8g/100g | ≤ 1.5g/100g | 小于参照值 |
|
综合评价意见(对申请产品独特品质特征提出明确具体意见)意见 | 该产品在阳东区域范围内独特的生产环境下,具有形似纺锤、色泽灰粽、饱满质硬、味辛微苦、香气浓烈;挥发油含量高,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低等特征,具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独特营养品质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