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营子桔梗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部分有分支,有扭曲,长5~20cm,直径0.8~2cm,表皮黄棕色或灰棕色,有纵扭皱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横纹。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黄白色,有裂隙。气微香,味甘。
牛家营子桔梗水分含量为7.20%,灰分为3.6%,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8.1%,桔梗皂苷含量为0.12%。水分、灰分优于参照值,醇溶性浸出物、桔梗皂苷高于参照值,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

牛家营子桔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牛家营子桔梗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部分有分支,有扭曲,长5~20cm,直径0.8~2cm,表皮黄棕色或灰棕色,有纵扭皱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横纹。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黄白色,有裂隙。气微香,味甘。
牛家营子桔梗水分含量为7.20%,灰分为3.6%,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8.1%,桔梗皂苷含量为0.12%。水分、灰分优于参照值,醇溶性浸出物、桔梗皂苷高于参照值,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
营养价值:牛家营子桔梗总皂甙含量为3–4克/100克,总黄酮含量为0.02–0.03克/100克,蛋白质含量为7–8克/100克,还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物质、多糖等。具有祛痰止咳,宣肺、排脓的作用。
历史渊源: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至此,农户家家种药。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桔梗之乡”。

产品独特性营养品质
特征指标 | 实测值 | 类比参照值 |
水分(%) | 7.20 | ≤ 15.0 |
灰分(%) | 3.6 | ≤ 6.0 |
醇溶性浸出物(%) | 18.1 | ≥ 17.0 |
桔梗皂苷(%) | 0.12 | ≥ 0.10 |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报告
样品名称 | 牛家营子桔梗 | 样品品级 和状态 | 优等品、干样 |
---|
收样日期 | 2021-07-12 | 规格重量 | 2kg |
---|
申请单位 | 喀喇沁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
---|
样品外在 特征描述 | 牛家营子桔梗呈圆柱形,长约15-20cm,直径约0.8-1.8cm,表皮黄棕色,内部为黄白色,其质脆,味微甘。 |
---|
评价鉴定 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 | 评价鉴定 项目 | 水分、醇溶性浸出物、灰分、桔梗皂苷 |
---|
所用主要 仪器设备 | 电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马弗炉等 | 实验环境 条件控制 情况 | 符合实验条件 |
---|
产品独特性 营养品质 指标 | 测定值 | 参照值 | 单项结论 |
|
---|
水分 | 7.20% | ≤ 15.0% | 优于参考值,满足药典要求 |
|
灰分 | 3.6% | ≤ 6.0% | 优于参考值,满足药典要求 |
|
醇溶性浸出物 | 18.1% | ≥ 17.0% | 高于参考值,满足药典要求 |
|
桔梗皂苷 | 0.12% | ≥ 0.10% | 高于参考值,满足药典要求 |
|
综合评价意见(对申请产品独特品质特征提出明确具体意见)意见 | 该产品在喀喇沁旗区域范围内,在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下,具有长约15-20cm,直径约0.8-1.8cm,表皮黄棕色,内部为黄白色,其质脆,味微甘的特性。内在品质水分、灰分优于参考值,满足药典要求;醇溶性浸出物、桔梗皂苷高于参考值,满足药典要求。综合评价符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规范要求。 |
---|





干桔梗建议存放于干燥容器内,置于通风干燥处。桔梗酱菜建议冷藏保存。
桔梗酱菜:
步骤1:把刮掉皮的桔梗划成细丝,放进凉水里泡12小时。
步骤2:把泡好的桔梗沥干水分,加人适量的盐用手搅拌均匀。桔梗会出现少量的水,把水倒掉。稍微腌制一会儿,大概10分钟左右,之后加入辣椒面、味精、糖、蒜末、白醋,拌均匀就可以食用。

本品不能替代药物,如做药材使用,请遵医嘱。
免责声明:本品不替代药物。“甄好原产地”微信公众号推文为公益宣传。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参考资料: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告、OICC全球有机汇、百度百科、网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