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相枣果肉厚、核小、皮薄、色红、果实呈扁圆形,单果重9.38克,果形指数1.25,核重0.42克,核长1.86厘米,宽0.75厘米。相枣是阎良区独特的干鲜兼用的含糖量高、品质佳的优良品种。

阎良相枣,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阎良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年太阳总辐射量111.6千卡/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26.8小时,年平均气温13.6℃,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4449℃,年平均降水量548.8毫米,适宜种植枣树。阎良相枣果肉厚、核小、皮薄、色红、果实呈扁圆形,单果重9.38克,果形指数1.25,核重0.42克,核长1.86厘米,宽0.75厘米。相枣是阎良区独特的干鲜兼用的含糖量高、品质佳的优良品种。

阎良相枣果肉厚、核小、皮薄、色红、果实呈扁圆形,单果重9.38克,果形指数1.25,核重0.42克,核长1.86厘米,宽0.75厘米。相枣是阎良区独特的干鲜兼用的含糖量高、品质佳的优良品种。
【药用价值】果实可食率96%,口感甜中略带酸味,鲜枣含水量6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可溶性总糖16.1%,Vc含量204毫克/100Fw,有机酸0.61%,干枣(含水量23%)时,含可溶性总糖29.2%,有机酸0.31%,制干率46%,适于鲜食和制干,制干后外观光亮、果形饱满富有弹性。
【历史渊源】阎良相枣又名“贡枣”,是地方名优特制干枣良种。阎良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宋时期,相传在明朝初年,关中遭受饥荒,当地农民以枣充饥,安度灾荒。为此,明宰相发诏:广种枣树。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明宰相“体察民情,为民办事”,特称此枣为“相枣”以作纪念。相枣一名便流传至今,为了与山西的相枣区别,特称“阎良相枣”。至今在石川河流域的阎良(武屯、康桥)和临潼(相桥)等地,还保存有200年以上的古老树群。
【有机种植】栽植:春栽在3月中下旬,秋栽在落叶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挖栽植坑,坑深、坑径均为60厘米。阎良相枣9月下旬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