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
巫山大溪粉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截至2014年,该社有入社农户1100户。大溪乡党委、政府重视大溪粉条专业社的发展壮大,政府部门无偿划拨土地,在大溪场镇建有3000平方米的粉条加工厂,年生产能力100万公斤。专业合作社还建有标准化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2000多头。巫山县大溪粉条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乡粉条专业社、加工厂、小作坊300家,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粉条。大溪粉条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粉条已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大溪粉条”商标。大溪粉条专业合作社先后多次被巫山县、重庆市评为先进示范社;2012年被农业部和全国供销总社誉为示范社。在大溪乡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部署下,全乡建成高淀粉红薯基地5000亩和3000亩豌豆基地,满足大溪粉条专业合作社和全乡加工厂、加工作坊原料的需要,实现全乡年粉条产值2000万元。
历史
大庙龙骨坡惊世距今204万年的“巫山人”证明,20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祖先在此生活。在大溪发现全国唯有的蛮子洞,在人类祖先未学会房屋建筑前,蛮子制造条石拱成“墓洞式”的房屋居住。由此证明大溪人在此生产、生活的历史悠久。不知何时,聪明的大溪人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创造了民间传统作坊,并用劳动智慧发明了传统手工工艺,用红薯制造粉条,取名“苕粉。”后来大溪人又在红薯粉中加上豌豆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粉条,名曰“大溪粉条。”此技艺首先是大溪人创造,流传千百年。后来,有人“偷师学艺”,辐射到周边乡镇和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