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城口“老腊肉”沿袭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民间加工秘方,经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心熏制而成,其肉质精良、香味纯正、营养丰富,是城口具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一般熏制腊肉都是用柏树丫枝对猪肉进行烟熏,一两天就熏完了;城口熏制腊肉却是用青杠木炭余温来炕,至少要一个多月才能制作完成。都知道‘慢工出细活’,炕出来的猪肉会蝶变成一块块色泽金黄、软硬适度、存放一年不坏、“有气质、有颜值”的老腊肉。城口老腊肉多年前默默无闻,之所以有今天的知名度,得益于重庆电视台“新闻扶贫,功在千秋”的大力推广。1997年3月重庆刚刚成为中央直辖市时,重庆电视台大型系列报道《渝疆万里行》采访团夜宿巴山农家,在城口县左岚乡齐心村党支部书记张道发家里吃到了香喷喷的城口老腊肉。该节目因“直辖效应”引起轰动。节目中通过著名主持人李佳明幽默有趣的介绍,城口老腊肉开始声名远播;继后的10年中,重庆电视台“扶贫记者”邱朝举多次报道过城口老腊肉的标志性人物、因做老腊肉而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城口县修齐镇茶丰村村委会主任赵孝春,极大地提高了城口老腊肉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