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
北京油鸡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北京市行政范围内的:昌平区马池口镇;大兴区榆垡镇;房山区燕山街道、琉璃河镇、青龙湖镇、城关镇、石楼镇、窦店镇、周口店镇、长沟镇、大石窝镇;怀柔区渤海镇、九渡河镇、怀北镇、桥梓镇、庙城镇、琉璃庙镇、汤河口镇;门头沟区清水镇;密云区穆家峪镇、河南寨镇、高岭镇、西田各庄镇、北庄镇;通州区马驹桥镇;顺义区张镇;延庆区刘斌堡镇,共计9个区27个镇(街道)。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5°42'~117°24',北纬39°24'~41°36'。2019年,北京市存栏北京油鸡53.6万只,其中种鸡存栏27.3万只,北京地域范围内商品代北京油鸡存栏26.3万只,年出栏商品代油鸡131万只,年产蛋量4070吨。
历史
北京油鸡又被称为中华宫廷黄鸡,原产于北京地区,有史料记载的养殖史已有300多年。北京油鸡原产于北京市近郊的安定门和德胜门外一带,以朝阳区所属的大屯乡和洼里乡最集中,邻近的海淀、清河等地也有分布。北京是元、明、清等王朝的都城,对禽产品有特殊的需求,经长期的选择和培育,形成了这一外貌独特的地方品种。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曾以北京油鸡为母本,开展了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相继从民间搜集北京油鸡的种鸡,使这一品种得以保存。1995年,北京市畜牧研究单位在北京油鸡品种内建立了快羽和慢羽品系。
产地环境
地形地貌: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隶属燕山山脉余脉,北京市东南部是300万年前由永定河和潮白河冲积形成的倾斜平原,缓缓延伸到渤海,平原海拔在20~60米。该市山区面积约占62%,平原区面积约占38%。其山地环绕的地形,为纯种北京油鸡的闭群自然选育和性状特征的保留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封闭环境。北京油鸡较早分布饲养于朝阳区的大屯、洼里两乡,该区域地势较为低洼,地面相对平坦,有利于养殖北京油鸡。
气候情况:北京油鸡产区北京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严寒和酷热时节适中。平原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1~13℃,冬季平均温度为﹣4~﹣5℃,最冷时﹣7~﹣13℃。年平均降雨量500~600毫米(平原地区),为华北地区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夏季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3/4。全市年日照时数2000~2800小时,太阳辐射量为全年112~136千卡/平方厘米。山前平原温暖适中的气候特点,进化出了北京油鸡“三毛”(凤头、胡须和毛腿)和肌间多油的品质特征,能够适应北京地区冬季较为寒冷的气候。
水文情况:北京市属海河流域,从东到西分布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和大清河5大水系,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是市区地表水的两大水源。水质清洁,山前浅层的地表水滋养北京油鸡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