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集小花生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浓郁地方特色。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由鲁赴吴讲学,路过八集这个地方,当地学子闻名挽留夫子讲授,学子们有的送干肉,有的送当地土产花生,孔夫子品尝花生后,连声赞道:“微乎此果,食可长生”。孔夫子走后,人们把他讲学的地方起名“学城”,建房立牌位,他夸赞的花生土产被取名为“长生果”。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泗阳县,时任县令以八集小花生作贡品献之。帝食之曰:“真乃御果也!”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八集小花生生产区域属黄淮平原,成土母质为黄泛冲击母质,土壤以飞砂土为主。土壤pH值平均8.2,土壤肥力状况中等。地域内地层发育较良好,耕层、梨底层、底土层明显。土壤地貌适合花生生长。
水文情况:八集乡隶属泗阳县新华灌区和大运河水系。运南灌区水资源总量为117984.6万立方米,可供水量73730.4万立方米。需水总量为65987.6万立方米,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65121.6万立方米,工业用水376万立方米和生活用水490万立方米,灌区余水7742.8万立方米。八集小花生种植区域内正常年份农业灌溉用水量1620万立方米,满足大面积绿色花生种植需要,并且没有工业污染,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农业用水,水资源保持良好。
气候情况:八集小花生种植基地位于北温带南缘,近海无山,地势低平,属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春季温暖,秋季清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较长。年均气温14.2℃左右,年均日照2215.9小时左右,年均降水量906.2毫米。洪涝、早霜等自然灾害较少,冬季干冷,威胁花生生产的病虫害较轻。这样的气候适宜花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