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菠萝果实饱满,果形上下匀称呈圆筒形,果眼眼沟较浅,果肉浅黄色或金黄色,肉脆,纤维少,果心小,香味浓郁持久,甜酸适中。果汁可溶性固形物12至15%,有机酸0.4至0.5%,菠萝罐头口感细嫩、肉脆、清香、甜酸适度。2019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徐闻菠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徐闻菠萝,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徐闻菠萝,俗名为番蒌子,又名麻子,是徐闻重要的农作物。徐闻菠萝果实饱满,果形上下匀称呈圆筒形,果眼眼沟较浅,果肉浅黄色或金黄色,肉脆,纤维少,果心小,香味浓郁持久,甜酸适中。果汁可溶性固形物12至15%,有机酸0.4至0.5%,菠萝罐头口感细嫩、肉脆、清香、甜酸适度。2019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徐闻菠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位置: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特征:果大、汁多、肉脆、味甜、香烈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农产品 别名:番蒌子; 麻子
产业布局
徐闻菠萝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涉及曲界镇、前山镇、锦和镇、和安镇、下洋镇、新寮镇、龙塘镇、南山镇、海安镇、城北乡、下桥镇、迈陈镇、角尾乡、西连镇、徐城镇共计15个乡(镇)198个行政村(社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48′45″~110°33′45″,北纬20°12′30″~20°45′00″之间。徐闻县是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菠萝之乡”,菠萝年产量约占广东种植面积的43%,约占中国的三分之一。主栽品种“巴厘”占95%以上,每公顷产量约52吨,每年4~5月份大量集中上市。2018年,徐闻菠萝种植面积2万公顷,总产60.3万吨,产值10.49亿元。2020年,徐闻出口鲜菠萝477吨、货值约为250万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逾400%和300%。2021年3月,徐闻菠萝总产量约65万吨,较上年减少5万吨,早熟品种质量稳定,售价每公斤高至4元,比2020年同期上涨近三成。
历史
民国时期(1926年),徐闻人从国外带回菠萝种苗,在曲界镇愚公楼推广种植。1978年,改革开放后,徐闻菠萝以鲜果北调为主,销往全国各地。1985年,徐闻改变菠萝的生产季节,促进反季节菠萝的生产,形成一年四季均有菠萝供应市场的生产格局。2009年,徐闻县40多家菠萝加工企业,加工方面以罐头、果汁以及果脯等传统产品为主,菠萝罐头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徐闻县首届菠萝文化旅游节在曲界镇举办;徐闻菠萝首次出口伊朗、俄罗斯。
产地环境
土地土壤:徐闻县土地总面积1979.6平方千米(包含东方红农场在徐闻县区划内面积25.2平方千米),其中农垦土地总面积371.4平方千米,土地资源丰富,耕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利于徐闻菠萝的耕种。徐闻县土壤分为7个土类,12个亚类,32个土属,72个土种,其中以砖红壤土类、水稻土类和滨海沙土类为主。
气候:徐闻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四时常绿。日照充足,太阳辐射能丰富,年平均日照2160.0小时,利于徐闻菠萝的坐果。
淡水资源:徐闻县常年7~9月份降雨占全年的70%,东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1795毫米,西南沿海多年平均降雨量1364.1毫米,适宜徐闻菠萝的生长需要。多年平均水径流深466毫米,地表水径流量6.9亿立方米。县城大水桥水库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0.30,属于较清洁级,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