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木耳在阿尔山原始森林中有着非常悠久的生长历史,由于阿尔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阿尔山独特的木耳质地。据阿尔山文史资料记载,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一些蒙古族人、俄罗斯人再此狩猎和温泉洗浴,当时就有采食木耳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居民采伐林木进行建房、立栅栏,上面经常长出木耳,人们对木耳的认识非常广泛,素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进入21世纪,阿尔山因地制宜,大力引导栽培“食用菌致富”工程,鼓励和扶持职工发展特色经济,拓宽增收之路。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阿尔山市地貌属中低山地貌,山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境内整体趋势北高南低,市境所有山体,统属大兴安岭山脉。阿尔山市土壤类型主要为灰色森林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黑钙土草甸土等,有机质含量约7—13%,是自然肥力较高的土壤,而且土层厚。速效磷含量:黑钙土为299ppm、灰色森林土为189.9ppm、棕色针叶林土为309.9ppm;速效钾含量:灰色森林土为300ppm、棕色针叶林土为400ppm松软肥沃,腐殖质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素有“黑土明珠”之称。
水文情况:阿尔山市全境地表径流与地下水总量9.1亿立方米,地表水7.92亿立方米,矿泉水资源丰富,日涌水量2000余吨,可利用水量5.2亿立方米。地表水pH值为6.0—6.7、地下水pH值为6.67—6.76,适于饮用、灌溉及植物吸收。境内有15条河流,主要河流有哈拉哈河、洮儿河等,这些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污染,有利于开发为灌溉用水。
气候情况:阿尔山市地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北高南低,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468小时,年均气温负3.1℃,≥10℃的有效积温1865℃,全年无霜期95天左右,年均降雨量445.3毫米,集中在6—8月份。优越的生态地理条件,适宜的土壤和降气候,为黑木耳的生产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