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
于田县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系山前洪积扇绿洲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简单、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植被多为干旱荒漠灌木杂草,水源皆出自昆仑山雪水,流向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网状分布形成广阔的灌溉绿洲,该区域无任何污染,为天然绿色食品生产区,属于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沙漠气候区,光照充足,降水稀少,病虫害少。于田红柳大芸的种植过程中不增施肥料,施肥后大芸会腐烂坏掉,独特的自然环境及特定的习性也造就了于田红柳大芸独有的品质,于田红柳大芸喜旱,每年只需灌水1-2次即可。于田县属于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沙漠气候区,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年平均气温11.6℃,极端最高气温约41.2℃,平均积温4622.9℃,年蒸发量2479.8毫米,平均无霜期213天,温度日较差为14.7℃。非常适宜于田红柳大芸的生长。气温高、温差大也使得于田红柳大芸病虫害发生少,不必使用农药及杀虫剂,这更加保证了于田红柳大芸的品质。2013年,于田县红柳大芸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3000吨。
历史
于田红柳大芸作为中草药使用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我国最古老的草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将其列为“上品”。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于田红柳大芸,味甘,微温。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此后历代本草都对于田红柳大芸作了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于田红柳大芸是“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苁蓉之号”。
地域范围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托格日尕孜乡、阿热勒乡、英巴格乡、喀尔克乡、喀孜纳克开发区共6个乡(开发区)的59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1°09′00″-82°51′00″,北纬35°14′00″-3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