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固阳荞麦主要以本地固阳黑大粒荞麦为主,20世纪80年代又引进适应旱地种植的黎麻道荞麦。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科院专家组对固阳150余亩荞麦新品种“蒙1016-5”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经田间实际测产,荞麦新品种新技术沟播亩产152千克、新品种沟播亩产136千克,分别较当地品种沟播栽培方式增产35.7%和21.4%。同年,固阳作为荞麦重要出口基地,所产固阳荞麦畅销国内,并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
产地环境
地貌土壤:固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大青山西段,境内的春坤山、大敖包山将全县切割成南北两半,形成了南部前山山区和北部后山丘陵区,山间构成了固阳、白灵淖两块盆地,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90%。该域耕地以栗钙土、沙质壤土为主,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机质、有益矿物含量较高,且固阳县固阳荞麦种植户多施农家肥,土壤、水源和大气均无污染,适宜固阳荞麦种植。
气候条件:固阳荞麦是喜光作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比较敏感,长日照有利于促进荞麦植株生长。固阳县为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地处高原,气温偏低,冬季寒冷干燥,利于杀死土壤中的致病菌;夏季干旱炎热,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有效积温多,≥10℃的年积温为1900~2400℃,能满足固阳荞麦生长旺季的2115~2419℃之间的积温需求。该地域年无霜期95~110天,光能资源丰富,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44.44千卡/平方厘米,是中国富光区之一,年日照总时数为313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1%,适宜的气候成就了固阳荞麦高产的特性。固阳县雨热同期,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在225~375毫米之间。荞麦是喜湿作物,整个生长期约需要水760~840立方米。固阳县降水总量集中于每年6~8月,在积温大于等于10℃的作物生长活跃阶段,年均降水量350毫米,降雨日数87天,集中在7~9月份,有利于荞麦的生长。固阳荞麦生育阶段最适宜的温度是18~22℃,在其开花结实期的8~9月间,雨水也较为适度,适合固阳荞麦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