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环江香糯是珍贵和稀少的谷类作物,自清朝初期种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环江香糯品种米质好,因香得名,米粒硕大,蒸熟晶莹透亮,香气扑鼻,甜软可口,糯而不腻。曾与“环江香粳”、“环江香猪”同为贡品,进贡朝廷。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情况:环江香糯种植区域位于九万大山地腹,属高寒山区,海拔为500-800米的峰崇山峻,耕地海拔高,分布比较零星小块。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砂页岩、石灰岩,主要土种有:沙泥田、沙土田、棕泥田、浅烂底田、浅浸田、深浸田、棕泥土。土壤养分状况(耕层平均):pH值为5.7-7.2,有机质含量为40.5(36.8-42.5)g/kg,全氮含量为2.15(1.96-2.21)g/kg,有效磷含量为10.2(8.7-12.3)mg/kg,速效钾含量为64.7(60-71mg/kg)。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为高水平,有效磷、速效钾为中等水平。种植区独特的土壤环境对香糯生长极为有利。
水文情况:种植区域主要有两条河流经过,发源自九万大山山腹,河段水流湍急,落差大,江水清澈见底,水质优良;流经环江香糯种植地龙岩乡、东兴镇、驯乐乡山岗、长北、镇北、福寿村,水资源丰富,水位落差大,水质好,无工业污染。这两条河流为环江香糯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气温情况:环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香糯种植区域属喀斯特地形地貌,海拔为500-800米的的高寒山区,年均气温15.7℃,年平均降雨量为1750毫米,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9%,日照时间短。气候环境适合香糯生长期长,有机质含量积累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