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番茄是百色市主要茄果类蔬菜品种,很久以前就有种植,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外来杂交品种。1984年,百色市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利用冬闲水稻田冬种番茄,实现“稻-稻-番茄”一年三熟,带动百色市秋冬季番茄大规模种植。品种由大果番茄发展到大果番茄、水果型樱桃番茄并存,红色、黄色、紫色等多种果色并存的中国秋冬番茄主产区。2014年,百色市番茄种植面积近2万公顷,成为中国主要的“南菜北供”基地。
产地环境
地形地貌:百色市处于云贵高原与南岭丘陵的过渡地带,中部为右江河谷盘地,两翼为山区,南部以石山区为主,北部以土山区为主,中间低,两翼高。森林覆盖率高75%,工矿企业较少,空气清新、水质好。番茄可种于灌溉条件好的田地。成土母质以砂页岩为主,约占90%,其次是石灰岩,约占7%,第四纪红土、河流冲积物等约占3%。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赤红壤、红壤、黄红壤、棕色石灰土。种植番茄土壤以上述母质形成的水稻土为主。土体深度1.5米以上,pH5.5~7.5,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25~35克/千克,全氮1.2~1.8克/千克,全磷0.35~0.80克/千克,全钾8~15克/千克,速效钾60~100毫克/千克。质地以壤土为主,疏松深厚,透气保水,可以满足番茄根系生长发育所需,为番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份,产出的番茄品质独特,果形、果色俱佳。气候条件:百色市地处广西西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热量充足。百色番茄保护区域年平均气温20.5~22.1℃,年降水量1087~1719毫米,年日照时数1800~1911小时,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天数333~347天,日平均气温≥10℃年积温7535~7938℃,年无霜期平均352~356天。百色冬季温暖,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具有独特的“天然温室”气候条件,利于冬季番茄生长、开花、座果。冬春季温暖少雨,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番茄营养物质积累、膨大和成熟。水文条件:百色市地处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全市地表河流年平均径流量为172.4亿立方米,境外流入境内年平均水量约为40.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41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480亿立方米,为全国平均降雨量的2倍多。百色番茄保护区域内河流纵横交错,主要河流有红水河、右江、驮娘江、乐里河、澄碧河、百东河、达腊河、龙须河等。特大型水库有百林水库、澄碧河水库,中小型水库和山塘、水塘等水体众多,遍布全市,为百色市番茄生产提供有利的水资源条件。
产品荣誉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百色番茄”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百色番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