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在随州三里岗镇试种香菇成功,带动了该地百姓种植香菇,形成香菇产业集群。1996年,袋料香菇进入随州。20世纪90年代末,随州黑木耳种植兴起,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随州市境内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凝灰岩、千枚岩和红砂岩等。形成的农业土壤类型共五大类,主要类型为黄粽壤土类、水稻土土类和潮土土类。其中水稻土占耕地面积的50.26%。
水文情况:水是汉水东面支流,发源于大洪山北麓,流经随州、安陆、云梦,至应城与云梦交界的虾咀分流,西支经汉川北部至新沟注入汉水,东支由云梦入孝感至武汉谌家叽注入长江。在水两岸,数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水、漂水、溠水、均水等。随州市境内水质良好,没有工矿企业污染源,水质清澈、纯净,是“随州香菇”的生产用水。
气候情况:随州市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冬春昼夜温差较大。据统计,年降水量为865-1070毫米,年光照总数为2009.6-2059.7小时,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为220-2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