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江苏省海门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末年,海门地区农业已相当发达,养殖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古时居住草房,当地就在屋后林间、田间养鸡,自由采食,“日出而牧,日落回窝”,因而形成了耐粗饲、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海门土鸡,在当地被视为上乘佳肴和滋补品。明清时期,海门土鸡随着海门县城的几次搬迁,农民迁往他乡,海门土鸡也分布到了盐城射阳、大丰和南通如皋、如东和启东等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海门农科所以海门土鸡为资源,经杂交选育,培育出了海门草鸡。后因各种原因,濒于绝种。二十一世纪初,海门市绿源肉鸡专业合作社联合扬州大学和江苏畜牧总站重新调研收集海门草鸡资源,通过世代闭锁选育和提纯复壮,形成了具有体型小,早熟,肉质好的海门黄鸡。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海门市地势平坦,东南偏低,西北略高。境内河沟纵横交错,与长江相通。该区域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耕地分为水田,旱田、水浇地和菜地等4类,其中旱田比重最大,占三分之二。土壤主要为潮土类。土壤质地良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3-4之间。土层深厚,无严重障碍层,以中性、微碱性轻中土壤为主。土体结构具有沙、黏相间的特点。
水文情况:海门市滨江临海,水资源丰富,属长江水系,流域闭合,沿江沿海均有河闸控制,长江流经海门,长江岸线57千米,黄海岸线25千米。境内有通吕、通启、海门三大河流,自西向东穿越全境。
气候情况:海门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9℃,年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水1010.3毫米,无霜日235天,日照时数2190小时。海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年平均风速3.5米/秒,温、光、水、气要素协调,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