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
朝天核桃(扩大产地范围)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三锅镇、蒿溪乡、房石镇、曲河乡、黄坪乡、瓦砾乡、茶坝乡、孔溪乡、大坝乡、观音乡、骑马乡、板桥乡、沙州镇、姚渡镇、云盘乡、凉水镇、大院乡、茅坝乡、关庄镇、苏河乡、石坝乡、红光乡、白家乡、建峰乡、金子山乡、马鹿乡、竹园镇、七佛乡,旺苍县东河镇、嘉川镇、白水镇、尚武镇、黄洋镇、普济镇、三江镇、龙凤乡、张华镇、麻英乡、燕子乡、柳溪乡、高阳镇、双汇镇、正源乡、英萃镇、鼓城乡、檬子乡,国华镇、盐河乡、福庆乡、万家乡、天星乡、五权镇、大德乡、大河乡、水磨乡、大两乡、万山乡,昭化区元坝镇、柳桥乡、卫子镇、石井乡、柏林沟镇、张家乡、射箭乡、晋贤乡、昭化镇、大朝乡、沙坝乡、梅树乡、磨滩镇、王家镇、文村乡、明觉乡、朝阳乡、马云乡、白果乡、清水乡,利州区荣山镇、大石镇、宝轮镇、赤化镇、三堆镇、工农镇、金洞乡、白朝乡、龙潭乡、东坝街道办事处、南河街道办事处、雪峰街道办事处、上西街道办事处、河西街道办事处、回龙河街道办事处、杨家岩街道办事处,剑阁县下寺镇、上寺乡、剑门关镇、张王乡、高观乡、汉阳镇、城北镇、盐店镇、西庙乡、姚家乡、北庙乡、普安镇、田家乡、柏垭乡、木马镇、樵店乡、鹤龄镇、羊岭镇、武连镇、秀钟乡、马灯乡、东宝镇、开封镇、碗泉乡、凉山乡、义兴乡、高池乡、迎水乡、元山镇、演圣镇、柘坝乡、公兴镇、长岭乡、香沉镇、圈龙乡,苍溪县东溪镇、桥溪乡、黄猫乡、龙洞乡、雍河乡、永宁镇、漓江镇、白驿镇、河地乡、文昌镇、石灶乡、龙王镇、三川镇、新观乡、白鹤乡现辖行政区域。
朝天核桃获地理标志产品扩大产地保护范围后,朝天核桃成为全市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民生大产业。2016年,朝天核桃基地总面积达41.5万亩,产量达到3.7万吨、连续8年领跑全省,实现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近6000元,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5000人次以上。
历史
朝天核桃不仅品质独特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载,诸葛亮六出岐山时,朝天核桃就成为战时粮食不足的补给。唐代,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天核桃被列为入宫贡品,名噪一时。20世纪70年代,《人民日报》海外版就以“小小核桃滚全球”专题报道了朝天核桃产业发展,让朝天核桃走出国门。2002年,朝天核桃经成都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指标要求。2004年,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为朝天核桃颁发了无公害产品标识。
产地环境
朝天区地处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素有“秦蜀锁钥、川北门户”之称。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即有南方的湿润气候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艳阳高照的特点,年均气温16.1度、年均湿度75%、年均降水量941.8毫米,造就了广元生态资源富集,大山、大水、大森林特征突出,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空气优良。
朝天区的地势也独具特点,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峰大尖山,海拔1998.9米;最低点酒茶沟,海拔475米,相对高差1523.9米,由此形成东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平坝、西南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在气候上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东北部中山区冬寒夏凉,西南部低山区及平坝河谷地带冬冷夏热。全区境内气候湿润,雨量充足,光照适宜,四季分明。但由于地处冷暖空气对流交汇的秦巴山地区中部,故夏秋季多雨而冬春季多风,年均气温12℃—15℃,年极端高温38℃—39℃,极端低温-9.1℃—8.2℃,无霜期192-250天,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多集中在5—10月,正是由于东北和西南相对高差悬殊,故季节、气候相差近30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气候特点,所以特别适宜夏秋作物的生长,其中就有大宗土特产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