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
襄陵莲藕栽植区域位于襄汾县县域中部,地理坐标北纬35°40′29″—36°00′46″,东经111°18′50″—111°27′33″之间,涉及襄陵镇的李村、屯南村、屯大村、河北村、东院村、西院村,南辛店乡的刘庄村、北陈村、东徐村、西徐村、中陈村、北靳村、西靳村、大陈村、南靳村、文臣村、无姨村,邓庄镇的上靳村、东邓村、鱼池村、温泉村、燕村,新城镇的梁坡村、张槐村、赵曲村、赵店村、邓曲村,南贾镇的大柴村、下尉村、西尉村、东刘村、南贾村、阜宁村,西贾乡的西贾村、西张村、柴家庄村、东毛村,永固乡的西吉村、东吉村、南五村、永固村、南姚村等42个行政村。2011年,襄陵莲藕总面积1460公顷,年生产总量8.76万吨。
历史
莲菜种植是襄汾县一项沿袭已久的农业产业,该县也一度享有“千里荷香”的美誉。但由于沿河土质变化等客观原因,和传统莲菜种植费时费力、技术又难学难掌握等因素,襄汾县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大范围种植莲菜。
2007年,南辛店乡部分农户听说山东寿光能够种植高效高产的旱地节水莲菜,便前去考察学习,回来后便开始试验性地种植节水莲菜,当年便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自此,旱地节水莲菜种植这项生态农业技术便在襄汾县推广开来。在涉农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旱地莲菜种植这股“富农风潮”迅速蔓延,在种植过程中,该县还成功探索出将废弃焦化厂、盐碱地等废地、薄地复垦出来,种植旱地莲菜的先进技术。
2010年10月,在襄汾县重点工程观摩活动中,襄汾县了解了旱地莲菜种植投入产出、技术特点和发展规模等情况后,进行市场前景调研和产业发展可行性论证、成立专门领导工作组、出台发展设施莲菜产业实施方案、完成丁村白莲生产基地规划、实施万亩丁村白莲成产基地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沿河万亩丁村白莲基地建设工程,共涉及襄汾县7个乡镇34个行政村,规划面积1.03万亩,分四个种植区:新城邓庄种植区:包括邓庄、新城2个镇10个行政村,总面积5000亩。襄陵南辛店种植区:包括襄陵、南辛店2个乡镇11个行政村,总面积3000亩。南贾西贾种植区:包括南贾镇、西贾乡双龙湖景区2个乡镇8个行政村,总面积1500亩。永固种植区:主要包括永固乡东吉、西吉、南五、永固、车回东5个行政村,面积800亩。
产地环境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临汾盆地南部,总面积1034平方千米,是一个既有山川河流、又有丘陵平原的地形多样性县。襄汾县地处黄河以北地区,海拔390—1493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多晴朗凉爽天气,冬季寒冷干燥,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均气温12.4℃大,年均日照时数为2337.2小时,年均降水500—550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与莲藕最佳生长期吻合,利于发展莲藕产业。襄陵莲藕种植区域地处汾河冲积平原和一、二级阶地区域;土壤以壤土、沙壤土为主,适宜水生蔬菜生长;土壤pH值6.8—7.5。该区域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地下水位高,为富水区。水体质量达到国家饮用水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为襄陵莲藕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生长环境,为生产优质商品莲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