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总能引起共鸣,吃过桥头地瓜,就会记住那种独一无二的口感。
粉糯粉糯的,还有微微板栗的香味,一次可以吃掉好几个!从外观上看,桥头地瓜与其它地瓜没什么差异,但是口感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桥头地瓜综合了板栗味道和地瓜香气,口感粉糯香甜,绵密沙滑,沁人心脾。
介于软面和干面之间,不会太粉而噎喉,不会太软糯而汤汤水水,老人小孩都可以轻松享用。
口感粉、糯、香、甜,富有层次感,粉而不噎,面而不干,果肉松软绵密,且营养富含硒元素。优雅甜蜜的味道 柔软的绵蜜感,浓郁的果香回味,香气宜人。口齿留香满满都是阳光的味道。
桥头地瓜它不但美味,而且营养丰富,还超低热量,饱腹感强,助消化!简直就是养生、减肥和健身达人的福音!吃过的人纷纷都惊叹,简直是舌尖上的神仙味道,无一点纤维丝,是不用嚼也能轻易下咽的地瓜!
海南桥头地瓜,“地瓜界的劳斯莱斯”。尝一口就惊觉它的不同!放进嘴里咬上一口,香甜入味,瓜肉中的水分恰到好处,虽然粉糯却不会有丝毫噎人的感觉,夹杂板栗的口感,每一口吃下去都是大写的满足,吃完一个只想再来一个。皮薄如纸,掰开没有粗硬的纤维感。
地瓜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糖、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份,在所分析的蔬菜等食物中名列第一。此外,地瓜中含有一种抗癌物质,能够防治结肠癌和乳腺癌,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
桥头地瓜甜但不腻、粉但不噎,膳食纤维丰富,不含粗纤维,对于胃不好的人,可避免吃薯烧心的感觉。
这一根比猪肉价格还高的地瓜,可不是靠“吹”出来的。桥头地瓜产自被联合guo老龄研究所授予,成为国内首个“世界长寿之乡”的海南澄迈县,背靠琼州海峡,位于雷琼火山岩地带,海南西北部的火山带上,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富硒福地。由于亿万年前的火山爆发,使得澄迈土壤硒含量特别高,澄迈桥头地瓜就是种植在桥头地瓜种植基地。尤其是硒元素含量高,又被称为“富硒之乡”。
硒具有预防癌症作用,是人体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这也是澄迈县被称为“长寿之乡”的原因之一。生长在富硒之乡,桥头地瓜也富含硒元素,非常适合给家中老人食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癌症风险哦!
这就得益于澄迈县的天时地利人和,位于海南岛西北部,联合guo授予的中国第yi个“世界长寿之乡”就是这,县里长寿老人的数量和寿命都位列国内前茅。
曾有诗赞:“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长逢百岁人。
地瓜随处都能种,但很少有产地,能比“长寿之乡”海南澄迈更出色。
桥头地瓜之所以比其他地方的好吃,这都要得益于这个绿色原生态的产地。
海南每年超过3000个小时的日照,加上沙地土壤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地瓜糖分积累。特定的种植环境和技术,使得桥头地瓜具有粉、糯、香、甜、营养、安全的特点。
这里的桥头地瓜生长过程特别单纯,没有过多的人工干预和农药的摧残,自然生长的地瓜,更有一股泥土的芬芳,地瓜味道也更浓,造就了其无可替代的风味。
经过精挑细选的桥头地瓜,品质自然有保证!
桥头地瓜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为“第七类营养素”,有助于人体润肠通便,健胃益气,因此常吃地瓜对人体有着极大的益处。
桥头地瓜的独特之处在于富含营养的硒元素。
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zui重要的抗衰老元素,对人体有着各种益处,是人体最不可或缺的元素。
每天吃一个桥头富硒地瓜,可以满足人体对于硒元素的需求。
桥头地瓜可蒸可烤,体验到的口感不一样,蒸出来的口感偏软糯嫩滑;烤出来的口感偏粉糯香甜。此外还可以油炸地瓜,拔丝地瓜,芝士焗地瓜,想怎么吃,就怎么来。
地瓜如何存放?
1、地瓜不宜与土豆放在一起,二者犯忌。不是地瓜硬心,就是土豆发芽。
2、保持干燥,地瓜不宜放在塑料袋中。
3、地瓜买回来后,可以放在外面晒一天,保持它的干爽,然后放到阴凉通风处,也可以用报纸包裹放在阴凉处,这样大约可以保存3-4个星期。不过,用报纸包起前也要先将地瓜摊在报纸上晒晒太阳,然后再包起来保存,这样可增加地瓜的甜度。
桥头地瓜这种叫好不叫卖的状况也深深引起了桥头镇委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镇委镇政府也一直在认真地探索如何利用桥头地瓜改善沙地老百姓奔小康的手段。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施“商标富农”、“品牌富农”战略后,镇委镇政府决定利用桥头地瓜作为一个突破口,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发展地瓜产业,并做大做强地瓜产业,创造自己的品牌,把桥头地瓜中含有特殊的硒元素的特性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地瓜推销出去。2009年,沙土村年轻党员王文克带头几个年青人引进新的品种在沙土村种植地瓜,并成立了澄迈桥头沙土甘薯专业合作社,并将“桥沙地瓜”正式注册成商标,并在东方市八所镇和昌堂村建立了一个占地50亩和120亩的种植基地;为社员和农民提供优质种苗。因此,沙土农民种出来的地瓜,除了大部分地瓜被合作社的收购后,采用不同的方式向省内外的大型超市推销之外,还有一小部分被其它的小贩商收购后采用零销售的方式在我县不同的市场出售,所以,“桥头地瓜好吃”便在省内外传开。后因桥头地瓜被检测出来含有微量的硒元素,吃了会防癌、抗癌、长寿、美容的作用,因此,桥头地瓜也被称为“富硒地瓜”,越来越被人们喜欢品尝和购买。
2010年,我镇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脱毒种苗培育基地,成功研制出新一代脱毒种苗,有效缓解了制约我镇桥头地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当年的种植面积达到5250亩,参与种植的800多户、平均亩产3500斤,产值达1200万元,户均收入近2万元。村民们也首次因为桥头地瓜而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生活质量也因此而有了明显的改善。
2011年末,参与种植的农户达到1020户,种植面积扩大到10380亩,现已开始收获,预计产值可达7785万元,户均收入可达27000元。
产业布局
桥头镇位于澄迈县西北部,东邻老城开发区、南接福山、西与临高马袅交界、北望琼州海峡。距县城36公里,距西线高速公路11公里。面积7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00亩,下辖8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总人口4478户、20639人。辖区内土地资源丰富、肥沃,特别是富含硒元素,被喻为海南的“富硒之乡”。最近几年,为了发展热带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镇委镇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商标富农”示范县的号召,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扶持成立桥头富硒地瓜相关合作社,已注册了“桥沙”、“澄沙”、“表沙”三个合作社,在做大做强桥头地瓜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历史
桥头地瓜的起源。 沙土村委会及周边地区的土壤呈沙质,明显不同于桥头镇其他地方的红土壤。在这块土壤上仅种的水稻、地瓜、西瓜这三种农作物,其产量不高,也不适宜种其农作物。种水稻产量很低;该沙质土壤仅适宜种植水稻、西瓜和地瓜,但种植的水稻和西瓜产量均不高,而种值的地瓜产量却很高。对于五、六十年的沙土人民来讲,地瓜可是填饱肚子的急需粮食之一。随着生活的好转,在没有引进地瓜新品种之前,沙土农民种出来的地瓜只是拿来喂猪或者酿酒,经济效益非常有限,而科学研究证明:地瓜对人体健康有非常大的改善作用。近几年,随着人们大力提倡低碳、环保、健康的饮食方式,地瓜已经成为高级饭店和追求健康市民的美味佳肴。沙土农民也想种地瓜来增加收入,当时恰好有家公司在当地试种了一种新品种地瓜,品质非常好,产量也很高。后来,当地村民向该公司索要了一些地瓜苗自己试种,效果也非常好。随后,村民们自己育苗,种植这种新品种地瓜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新地瓜原本没有名称,村民们就形象的称之为桥头富硒地瓜,寓意来自桥头镇沙土村委会,也有人称之为沙土地瓜。桥头富硒地瓜的产量很高,品质虽好,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的地瓜。但是,由于种苗无法替代的限制,村民自己培育出来的地瓜不如之前的口感好,而且种苗种植出来的地瓜的数量不如之前。由于地瓜种苗限制种植扩大规模,解决不了农民急切种地瓜提高效益的渴求,对于沙土村的农民来说,种地瓜并不成为人们提高经济改入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