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
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枸杞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批复》(宁政函[2002]135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即:银川平原、卫宁灌区,包括:惠农县(燕子墩乡、礼和乡、尾闸镇、红果子镇、庙台乡);平罗县(黄渠桥镇、灵沙乡、崇岗镇);贺兰县(金山乡、金贵镇、习岗乡、立岗乡、常信乡);银川市西夏区(芦花镇、新泾镇);芦花台园林场;兴庆区(掌政镇、兴源镇);金凤区(良田镇、丰登镇);永宁县(望洪镇、胜利乡);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大坝镇、叶盛镇、瞿靖镇、邵岗镇);中宁县全境;中卫市(东园镇、宣和镇、柔远镇、镇罗镇、永康镇);同心县(羊路乡、同心镇、石狮镇、河西镇);红寺堡开发区;宁夏农垦系统(简泉农场、南梁农场、西湖农场、贺兰山农牧场、黄羊滩农场、玉泉营农场、渠口农场、长山头农场)。2005年,宁夏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总产量5万吨、产值16亿元。截至2015年,宁夏枸杞种植面积超过90万亩,占中国枸杞种植面积一半以上,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银川以北为重点布局的枸杞产业带。
历史
枸杞的人工栽种历史,从明朝中叶开始宁夏人工培育枸杞,已经有六百多年的种植栽培历史了,在此之前,枸杞都是以野生形态存在的。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将宁夏枸杞列为本经上品,称"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意思是宁夏枸杞从药效和营养价值上讲是国内最好的。宁夏是枸杞原产地,枸杞既是宁夏九个重点产业、四个千亿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宁夏面向海内外的“红色名片”“金字招牌”。
产地环境
自然环境:宁夏枸杞保护范围地处宁夏南起同心县王团镇,北至惠农县缓坡丘陵和平原地带,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降雨较少、空气干燥、蒸发强烈、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气温:年均温8.7℃,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2497.8℃,枸杞生长期昼夜温差12.9℃—16.5℃。
日照:年均日照时数2946.7小时,年均日照百分率66.5%,年均太阳总辐射量5925.3兆焦/平方米。
降水量:年均降水量218.8毫米,多集中在7月—9月,年蒸发量1916.4毫米。
土壤:土壤为灌淤土或淡灰钙土,pH值7.5—8.5,有机质含量5克/千克以上,全盐含量5克/千克以下,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灌排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