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据芜湖县志记载,明清时,山芋即已在芜湖县湾沚镇一带丘岗区普遍种植,成为当地百姓的重要食粮,每遇纷乱饥饿的年代,山芋便成了老百姓赖以活命的食物。人们编了个顺口溜说“湾沚山芋是个宝,自然灾害少不了,没有山芋来充饥,百姓生命很难保”。每至秋季,县城湾沚镇1公里多长的老街,曾经是山芋交易市场,各地的人来此“挑”山芋,鲜山芋通过青弋江水路整船运住芜湖、上海、南京、镇江、扬州一带,尤其垄断了芜湖、南京的山芋市场。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湾沚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县东南部,东南与宣州市接壤,系续皖南山区向长江倾斜地带,境内多丘岗山地,其中,丘岗下坡段与平缓岗脚处的土层较厚,水分含量适度。该区域土壤类型以黄泥土属和棕红壤土属为主,土壤耕层厚度达18.2厘米,孔隙度达60%,pH值在5.0-6.6之间,肥力水平总体为中等,土壤质地粘重,土层较厚,保肥蓄水性能较好。适宜种植湾沚山芋,能保持湾沚山芋的特有品质。
水文情况:常年流经湾沚镇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青弋江、水阳江和赵家河,地域内作物生长期间降雨量相对较多,年均地表水径流量1.69×108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
气候情况:芜湖县湾沚镇位于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北缘过渡地带,受季风气候影响,属湿润型季风气候,干湿交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全年大于0℃的活动积温为5904.9℃;常年日照时数2118.7小时,年太阳辐射量486.9千焦/平方厘米,其中4-9月的太阳辐射量306.5千焦/平方厘米。全年平均无霜期240天,年均降水量1238.0毫米,年均蒸发量1663.2毫米,年均降水日135天,农业气候条件适宜湾沚山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