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莱芜鸡腿葱属山东土特产品,是著名的“莱芜三辣”之一,是中国众多大葱品种中独具特色的优质地方品种。莱芜鸡腿葱种植历史悠久,嘉靖莱芜县志、莱芜县乡土志就有葱的记载。1960年,全国姜、蒜、葱生产规划会议在莱芜召开,此后外省市曾多次到莱芜购买葱种和大葱。1983年以来,牛泉、圣井等地对鸡腿葱进行提纯复壮试验,提高了葱的产量和质量。2003年,莱芜鸡腿葱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
产地环境
自然条件: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山岭环绕,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地表面积中,山地占59.89%,丘陵占20.34%,平原占19.77%。境内大汶河、汇河两条河流横贯市境,由东入西,汇入东平湖。境内水库、塘坝较多,灌溉设施齐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适应农业稳产的要求。
气象条件:莱芜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0-13℃,日照时数2629.2小时,日照率59%。年平均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0℃期间的活动积温4270.0-4900.0℃,≧10℃期间的活动积温3800.0-4500.0℃,热量较多,适宜鸡腿葱的生长。
土壤条件:莱芜鸡腿葱分布于平原、长埠岭及丘陵地带,成土母质多为石灰岩风化的坡积、洪积物,土壤以棕壤为主,土层深厚,熟化度高,土壤表层沙粘适中,土质疏松,耕性、透气性好,有利于作物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土壤下层保水保肥性好,营养充足,有机质含量丰富。